当前位置:首页 > 古人发型 > 正文内容

原创古代北方男人留什么发型?如今来这里看看这些女人的辫子就知道了

meifawu3年前 (2022-09-12)古人发型289

原标题:古代北方男人留什么发型?如今来这里看看这些女人的辫子就知道了

历史有时是属于蛛丝马迹的东西,头发也算。于是,我决定从头发上寻找一段历史。

索头,是南北朝时南朝对北方民族的蔑称,出自《宋书·索虏传》。北方人也许是听了心里不舒服,就回敬南方人为岛夷。当然,索头还有发式的意思,刘宝楠《论语正义·宪问章·注》中说:被发,不结也。礼,男女及时,则结发于首,加冠、笄为饰,戎狄无此礼,但编发,被之体后也。

这就是说,古代中原人是披发,到成年时才头发结之于头顶,不编或者不辫,但北方的少数民族就不是这样的了,他们将头发编成辫子垂之脑后。

在北朝壁画和陶俑中的北方少数民族男子大多戴着帽子,人们看不清他们的发式,但2002年,在太原王家峰发掘了北齐武平二年太尉、武安王徐显秀墓,出土了一尊北齐辫发骑俑,人们这才看清了他们的头发的样子。骑甬是一位骑马男子,梳着很多细细的辫子,披在肩上。这种萌发型,源于鲜卑人早期编发的习俗,受到了很高的评价:一脑袋的小辫子,太可爱了!古人好时髦啊,和黑人的玉米排发型有一拼!这个发型太萌了!以前就老觉得黑人的小辫子很可爱,没想到咱们古人早就有这种发型了……

很可惜,北魏孝文帝的时候,在鲜卑人中进行了一场自上而下汉化、去鲜卑化的活动,使得鲜卑慢慢融入中原文化,编发之俗渐渐湮没。然而,今天,在甘肃卓尼、在这里的藏族妇女的身上,我又将它找到了。虽然,历史上的男人在这里变成了女人,但发辫还在。

觉乃藏族是一支来自西藏的藏民族,世代生息繁衍在卓尼这块富饶美丽的地方。据说,觉乃藏族妇女是全藏区古代服饰及礼仪的活化石,在中国甚至全世界都是独一无二的,具有很强的观赏和研究价值。

这些妇女的头发都梳成三根粗大的辫子,当地汉语方言中把辫子称为三格毛,而这可能就是当年鲜卑人留下来的编发习俗。

卓尼县原著居民可以上溯到古时羌、戎诸部,但在这里,我想到的却是一个外来民族——吐谷浑。吐谷浑亦称吐浑,是辽东鲜卑慕容部的一支西迁而来的,藏族人民称之为阿柴。公元663,吐谷浑被吐蕃所灭,有一部分人仍然留居故地,虽说在史书里他们附落犹存,但也不可避免地融入吐蕃社会中。

在古汉文史籍中,吐蕃系古羌人西迁而形成。但关于吐蕃的民族起源,还有这样一种说法,即:吐蕃是鲜卑族的南凉王朝秃发利鹿孤之后。秃发利鹿孤有二子,一名樊尼,一名傉檀。傉檀为西秦乞伏炽磐所灭;樊尼率残部臣服于北凉沮渠蒙逊。北凉亡,樊尼率所部过积石山,西越黄河,成为诸羌部的首领(《王统世系明鉴》辽宁人民出版社出版,1985年,陈庆英,仁庆扎西泽译注。作者是萨迦·索南坚赞元朝后期萨迦派著名高僧、大学者)。

在我国的古籍中,东部鲜卑与西部鲜卑是族属不同的,东部鲜卑属于东胡系,西部鲜卑则属于匈奴系。东汉灭北匈奴之后,东部鲜卑来到了匈奴的地盘上,当时的匈奴余种留者尚有五六十万人(十余万落),他们都自号鲜卑,而鲜卑也便由此渐盛了。很显然地,匈奴先前地盘上的十余万落匈奴余种在这里都被鲜卑了。

不管是东部鲜卑还是西部鲜卑,他们都有辫发或者髡发的习俗,而在卓尼这个地方,我们说到辽东鲜卑慕容部的吐谷浑,是因为它分明与这里更近一些。

阿豺,是一个我们都很熟悉的人,这是因为语文课本里收录了阿豺折箭的故事。阿豺去世前对他的20个儿子说:你们知道其中的道理吗?一支箭容易折断,很多箭就难以摧毁了。你们同心协力,这样以后国家就可以巩固。这在后来被当成团结就是力量的寓意,流传了下来。当然,也是阿豺对孩子们的遗训。但是,这阿豺他当时在什么地方呢,甚至,他的孩子或者后代们又去了哪里呢?卓尼,不动声色地给了我答案。

阿子滩,卓尼县今天的一个乡。在乡政府驻地之西约1.5公里处,有村个村子叫阿子滩,分上、下两个自然村。相传,这里就是据传为吐谷浑王阿豺的驻地。在阿子滩下村之西与古战乡尕路堤村的相交处,有古城堡遗址,据考为吐谷浑所筑,因形似牛头而名牛头城。

牛头城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对研究古洮州发展史和战争史有重要的历史价值。该城凭山而筑、依山而建,形势险要。整个城分前城、后城两部分,长1155米,最宽处245米,最窄处45米,周长1300余米。现城墙多坍塌倾圮,只留城迹和烽燧,惟东南一段保存较为完好。

据当地文献记载,西晋永嘉末(公元313年),吐谷浑占据洮州今旧城、古战等地。北魏孝文帝元宏太和十五年(公元491年),在洮州修筑了洮阳城和牛头城庙宇。一位诗人曾这样写到:此时安坐城堞的遗迹,我依稀看见时光里北方的吐谷浑从西晋的战火里一头撞进甘肃的南部,垒土为城,饮血踏歌。

一段历史就这样被一座古城遗址呈现了出来。而在与卓尼邻近的碌曲也停泊着阿豺的一段历史故事。

阿豺即位后,兼并羌人、氐人,管辖着数千里的地方。阿豺到西强山狩猎时,观看垫江源头,向群臣问道:这条河向东流去,名字是什么?从哪个地方流进哪条河水?他的长史曾和回答说:此河经过仇池,流过晋寿,出宕渠,名叫垫江,到巴郡汇入长江,经广陵后注入大海。阿豺说道:水尚且知道有个归宿,我虽然只是塞外一个小国,而能偏偏没有归宿么?于是派使者联系南朝宋,向南朝宋贡献地方物产,南朝宋皇帝刘义符封他为浇河公。

西强山即西倾山,又称嵹台山。系秦岭山系西部一条支脉,位于青海东南部,主体部分在河南蒙古族自治县南部。西北-东南走向,西起黄河与巴沟交汇处,东至碌曲县甘、川交界的郎木寺。而垫江即白龙江,为嘉陵江支流,发源于岷山北麓,碌曲县与若尔盖县边境的郎木寺。

一山一河在这里相会,阿豺看着滔滔白龙江水,为自己找到了一个归宿。而他的长史所说的仇池为后仇池国,即今陇南武都区;晋寿即四川省广元市,蜀汉、西晋先后改县名为汉寿、晋寿县;宕渠为巴河;巴郡即重庆主城区的古称。

格毛儿会是吐谷浑留下来的吗?答案当然是不一定,但谁能不说粗大的辫子有着吐谷浑人的影子。历史就是这样的,它不管人们关不关心,或者知道不知道,它都始终在那儿。

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美发屋发布,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本文链接:http://www.meifawu.net/?id=427

分享给朋友:

“原创古代北方男人留什么发型?如今来这里看看这些女人的辫子就知道了” 的相关文章

历史馆长发绾君心,青丝绕指柔,带你看古代丫头如何让发型美上天!

历史馆长发绾君心,青丝绕指柔,带你看古代丫头如何让发型美上天!

历史馆 |长发绾君心,青丝绕指柔,带你看古代丫头如何让发型美上天!——《揭秘古今中外时尚潮流史》系列2爱美之心人皆有之,一切变美的方法也层出不穷。当下的热门发型不胜枚举,俨然拥有大热发型就是时尚潮流标。一个合适的发型不仅能体现个人气质,更能为美貌提升level。俗话说:颜值不够,发型来凑。说起热门发...

古代没有皮筋,发夹。怎么扎头发?

古代没有皮筋,发夹。怎么扎头发?

按照题主的要求,其实就是想要【固定发髻】和【整理发髻】的工具。因为古代发髻只能通过画像、陶俑看外形,所以主要以流传至今的传统发髻为分解对象(谁要是自称能复原古代发髻,基本都是骗人的,顶多是通过现有资料猜个大概)1,【固定发髻】的有头绳、簪钗、梳子、发网等首先我们要知道,固定是一个逐步累加的过程,就像...

古代几种发型对比,秦汉时期的最好看,清朝果然还是最丑的

古代几种发型对比,秦汉时期的最好看,清朝果然还是最丑的

随着社会压力的增大,很多年轻人都面临着脱发的问题,每天头发都是大把大把的掉,有的人就觉得心疼,就把自己的掉的头发一根根攒起来,然后做成一顶假发,这也正好不用买假发,自己就有现成的,关键是还是自己的头发,用着放心。这看起来很搞笑,可它就是现实,社会人士掉头发,上学的也是掉头发,治疗脱发也成了社会关注的...

为什么中国古代女性出嫁后通常把头发盘起来?

为什么中国古代女性出嫁后通常把头发盘起来?

有同学说是方便干活,带孩子,这个倒也不假,只是这是结果之一,并非原因。在中国明代及以前的多数时候,不光是女的要束发,男的也得束发。这是男女成年后应有之礼,不要看见礼就觉得是吃人的礼教,事实上,这种礼到现在都有,我们稍后再说。中国古代男女盘头发,一种是用簪子插在发髻上,此为安发之笄,男子、女人俱有。还...

古代男子发型

古代男子发型

当前浏览器不支持播放音乐或语音,请在微信或其他浏览器中播放古琴 鹤鸣九皋音乐:葛勇 - 极宇古代男子发型前几天收到消息希望能有汉子的发型教程。然后我就找了一些古装剧里面的发型。那我们今天就来看看古代男子的发型是什么样子的?中国古代男子发型多为四方髻,不同朝代有所不同(满...

清朝人发型到底如何?

清朝人发型到底如何?

来自百度百科:清一代男子的发式并不像我们在影视剧中看到的那样一成不变,而是经历了数次演变。汉人已经没有自己外形和保留汉人原有形象的权利。满族的发型,亦因此而改变,逐渐形成了,清朝特有的发饰和文化。鼠尾顺治以前为金钱鼠尾,顺治初年进入中期,开始流行猪尾,清末演变为半光头。清朝自建立之日起,一道剃发令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