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古人发型 > 正文内容

清朝发型真是“阴阳头”?别再被影视剧误导了,真实发型一言难尽

meifawu3年前 (2022-09-15)古人发型228

在古代,发型是礼的一部分,如和尚会剃光头表示六根清净,江湖游客会披头撒发落得潇洒,读书人会束发冠笄文质彬彬,而我们在影视剧中,尤其是近几年热播的清朝剧中,看到的清朝男子们,都是阴阳头,这是怎么回事?

一、明朝覆灭

作为封建王朝里最有骨气的王朝,明朝不和亲、不纳贡,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明朝的末代皇帝崇祯帝,在位期间也是勤俭节约非常敬业,可是如此辉煌的一个王朝,在叛军的战蹄下却摧枯拉朽般覆灭了。后人总结主要是明朝的党政太过分,以至于崇祯帝说文臣皆可杀。

在明朝末年,朝廷内部党派林立,互相倾轧,当臣子们不再以忠君报国为百姓为宗旨,而是为了党派利益可以不顾是非曲直倾轧异己时,导致无数忠臣成为党争的牺牲品,进而导致官场腐败不堪,民心流失,这个王朝就危险了。

而皇帝们为了牵制臣子,重用宦官,又成为了压倒王朝的最后一根稻草。皇帝认为宦官出身卑微,与多数出身名贵的臣子们有天然的敌对感,而且宦官与皇帝更为亲切,皇帝认为掌控宦官更为容易,于是给了宦官们极大的权利。从而出现了西厂汪直、八虎之首王瑾、九千岁魏忠贤等一批流传历史的宦官。

再加上明朝末年旱灾严重,百姓民不聊生,而国家的通货膨胀问题日益剧烈,种种问题无法得到有效解决,让李自成轻而易举攻陷了京城,逼的崇祯帝自缢身亡。在李自进攻路上,数位忠臣在崇祯帝前信誓旦旦保证,‘不打败叛军宁死不归’,然后到了叛军前,利索的投降。

二、清朝建立

1616年,女真族首领努尔哈赤建立后金国,相继占领沈阳、辽阳等七十余座城池,直到1625年被明军的大炮打成重伤不久逝世,而此时后金国都已经迁到沈阳。

努尔哈赤去世后,第八子皇太极继位,他一方面进攻朝鲜,迫使朝鲜国王李倧签订了城下之盟。一方面继续进攻明朝,1642年,经过松锦之战,洪承畴被俘,祖大寿投降,从此关外只剩下宁远一座孤城,这也标志着明朝在辽东的军事力量彻底崩溃。

1643,皇太极病逝,顺治帝继位,第二年李自成北京称帝,此时,一位人物的出现极大的加快了清朝的入关,这就是锦州总兵吴襄之子,祖大寿的外甥明将吴三桂。他被崇祯帝视为国之栋梁,甚至是把明朝的命运都押在了他的身上,可是他却投降了清朝。

李自成称帝后多次招降吴三桂,他也是十分犹豫,没想到后来其爱妾陈圆圆被李自成部下掳去,他的家人也被李自成扣留作为要挟,一气之下,吴三桂在接受了李自成的投降书后,一面与李自成虚与委蛇,一面与当时的清朝摄政王多尔衮取得联系投靠了清朝。

李自成被一系列的胜利冲昏了头脑,没有发现吴三桂的假投降,在关门两人进行谈判时,吴三桂报信于多尔衮,后来在一片石战役中,吴三桂联合清军大败李自成,清兵入关,至此,大清王朝正式建立。吴三桂也被顺治帝封为了平西王。

三、辫子头

辫子头的学名是女真族的金钱鼠尾发型。女真族因为常年生活在马背上,主要以打猎为生,为了更好地打猎,不让头发干扰,所以就选择只在后脑勺留一点头发,把其余头发都剃光。

留下的一绺头发养长后能够穿过铜钱的孔,所以就被称作金钱鼠尾辫。而且他们的审美不同,认为剃掉头发可以显得精神,更容易得女人青睐,所以就有了这种传统。

女真族入关后建立清朝,为了巩固自己的统治,首先得就是从思想上同化汉人,可是上千年的思想不是武力可以改变的,于是就决定从习俗上入手。因此下达了命令,必须发型与皇族一致,无论满人还是汉人,都要求头顶四周头发剃干净,只留下中间一点头发,然后将其编成辫子,如果不遵守就是杀无赦。

顺治帝时,要求严格,辫子必须可以穿过铜钱,曾经有个男子,只是因为剃头师傅的疏忽,使得他头顶的头发稍微多了一点,被官兵发现后,就把他抓进了大牢。男子不服气告了御状,皇帝知道后,不仅没有惩罚官兵,还把这个男子斩首示众。

古代时,人们认为身体发肤受之父母,金钱鼠尾头被读书人认为是对父母的极大不孝,是对儒家文化的极度羞辱,而统治阶层又强硬施行,导致了大批血与火的抗争。

到了后来,随着清朝的政权稳定,对于发型要求也就不再那么严格,不再严格要求穿过铜钱,于是满满的后脑勺所留的头发越来越多,这也就成了影视剧上看到的阴阳头。

当时不仅仅是百姓们头发越来越多,甚至朝中的官员乃至皇帝也都追起了潮流。而读书人们也不再抗争,把其当成了享受,甚至当成了一种文化,把其融入了身体发肤受之父母的文化中。

辛亥革命后清朝灭亡,民国政府颁布了剪发令,可是却没有多少人积极剪发,因为他们认为剪掉辫子是可耻的。如在浙江上虞县,新政府一再规劝,人们依然不接受,到了后来人们竟然把推动剪发令的官员家捣毁。

总结

无论是清朝初期的不剪发,还是民国时的不剪发,其实都是人们对于‘身体发肤,受之父母’的诠释,也是对满汉融合的极好注释。如满族皇室,早起留金钱鼠尾头,是因为当时为了打猎为了生存不得已而为之,等进驻中原后,不需要在马背上漂泊,生活已经稳定下来,也逐渐审美与中原一致化,所以就也会头发越来越多。

一根鞭子一部清代史,辫子头的兴起意味着一个朝代的兴起,辫子头的结束意味着清朝的覆灭,也是封建王朝的结束。小小的鞭子记录了时代变迁的血泪历史,而剪发,不仅仅是剪掉了人们心中对于封建社会的阴影,也剪出了一个新中国。

举报/反馈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美发屋发布,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本文链接:http://www.meifawu.net/?id=527

分享给朋友:

“清朝发型真是“阴阳头”?别再被影视剧误导了,真实发型一言难尽” 的相关文章

「冷知识条漫」古人束发,可头秃怎么办?古代名人为您在线支招

「冷知识条漫」古人束发,可头秃怎么办?古代名人为您在线支招

说起头秃,现在已经成为了一个困扰人们的热门问题。如何防止头秃成为了另一个令人头秃的问题.....生发液,生姜,植发……一通操作猛如虎,一看战绩零杠五,脑袋自己有走向光明的想法,,只好安慰自己说:聪明的脑袋不长毛...我们看《梦华录》《月升沧海》等古装剧,古人都是一头飘逸的长发。有人说,这是因为无论男...

古代人把头发看的有多重要?

古代人把头发看的有多重要?

古代人认为身体发肤,受之父母,头发在古代被认为是很重要不可人为随意损坏的部分,甚至可以以发代首。而且在古代条件没有现代这么优越,也会把头发洗的很干净,古人男女都留长发,洗头和护发一定都比我们要复杂。1、头发都可以代表你的首级了 2、把头发护理的那么好,这两点就足以证明是很重要的了。说到这里,就有个...

爱护头发,古已有之

爱护头发,古已有之

古人对头发非常爱护,《孝经》里有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的描述。割去他人的头发也是一种刑罚,称为髡,这种刑罚周代已有,到东汉时是仅次于杀头的重罪。《三国志》中记载曹操曾犯了错,很自责,就把自己的头发割下一绺,意即受了重刑,算是对自己的处罚。古人从孩童开始就要留发,故儿童时期叫总角,意思是...

盘点古代男子发式,元朝竟然如此独特?

盘点古代男子发式,元朝竟然如此独特?

在我们看古装的影视作品中,里面的男子全都是长发。那古代的男子为什么要留长发呢?古人对头发是十分看重的,由于封建礼教的束缚,加上受《孝经》的影响,男子留长发成为了中国数千年来的传统。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能随意处置。《孝经》自出生后,选一吉日,剃掉胎发之后,就不在剪发。等长到一定的年龄,便为他们举行一...

简单的汉服发型梳法5步教你梳个漂亮古典发型

简单的汉服发型梳法5步教你梳个漂亮古典发型

现在越来越多的小姐姐都开始喜欢穿起了汉服,光有衣服还是不够的,一款合适的发型就显得尤为重要,下面就为大家推荐一款非常古典优雅的发型吧!先把头发分开固定好,然后把右边头发编发,编两个三股辫,接着把上面的辫子盘起来,下面的辫子拧起来,放在盘好的发髻后面,并用钢卡固定住。头发的另外一边,按照以上相同的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