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古人发型 > 正文内容

影视剧中清朝的辫子发型从何而来?

meifawu3年前 (2022-09-16)古人发型314

在很多有关清朝题材的影视剧中,我们可以发现当时男子所留的发型是前半部分剃光,后半部分留着又长又粗的辫子。这样的发型在中国古代男子束发历史中不仅独树一帜,清朝真实的男子发型也有较大的出入,那么清朝男子为何会留辫子,他们真实的发型又是什么样的呢?

入关前满族人辫子发型的由来

1、少数民族风俗的沿袭

我们都知道清朝的八旗子弟都是满族人,而满族实际上就是女真族的后裔,是真正意义上的少数民族。我国少数民族的生活习俗不同于中原地区,因此在发式的保留上有着本民族鲜明的特色。

女真族男子在发型上实行的是一种髡发与辫发相结合的发式髡发就是剃除前额上的头发,辫发就是在脑后将头发编束成很细的小辫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女真族人之所以留这种发型主要是因为他们常年需要以射猎为生,在这个过程中前额披散的头发很容易遮挡射箭的目光,于是他们便将前额的头发全部剃掉。

后来金国建立,女真族男人常年对外作战,战争中对射箭的要求更高,这样独特的发式除了可以很好的满足他们作战的需要,还容易在混乱的战场中分清敌我,于是这样的发式逐渐被保留下来,而满族人的发型尽管在细节上和祖先女真族的发型有差别,但大体上沿袭了女真族发型的样式。

2、对生存环境的适应

清朝入关之前,他们的祖先世代生活于东北的白山黑水之间,以骑射捕猎为生。东北的冬天寒冷异常,满族人只有身披皮袄,头戴皮帽才能长时间待在户外进行捕猎。

而在捕猎的过程中经常需要进行剧烈的活动,一旦停下满身的汗水很快就会凝结成冰,尤其是头发中的冰碴不仅会让人的头发和皮帽粘到一起变得非常难受,严重时还会在奔跑时被树枝将皮帽和头皮一起勾掉,非常的危险。

此外,他们的辫子并不像我们在影视剧中看到的那样非常的粗,而是很细长的扎在脑后,粗细刚好能够穿过一枚铜钱,像是一根老鼠的尾巴,因此又叫金钱鼠尾辫,除了这个细长的发辫外,其余部分则是光头。

这样的发型对于长期待在外面的满族人来说,不仅清爽干净,还不用费劲打理清洗,而且如果在户外过夜,还可以将辫子盘在一起当作枕头,非常的方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入关后清朝实行全国剃发留辫的原因

1、剃发易服令的颁布

崇祯十七年,满洲八旗士兵自山海关进入中原,同时颁发了剃发令,但由于此次剃发令遭到了汉人士子阶级的激烈反抗而被迫废除。

第二年,归降清朝的汉臣孙之獬主动剃去了头发向朝廷表示自己的忠心,但他的这一做法不仅引发了汉臣的不满,连满族大臣都对他不伦不类的打扮嗤之以鼻。于是恼羞成怒的孙之獬上书:衣冠束发之制,独存汉旧,此乃陛下从中国,非中国从陛下也,要求朝廷重新颁发剃发令

当时的摄政王多尔衮对孙之獬的这一建议大加赞赏,再次颁发剃发令,限令全国官民十日之内全部剃发留辫,违令者立斩不饶,这也是我们后世所熟知的:留头不留发,留发不留头。

同时清廷还颁布了易服令,并把剃发易服称为:金钱鼠尾,乃新朝之雅政;峨冠博带,实亡国之陋规,并以此向全国臣民百姓展示大清的新朝新气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2、清朝男子真实的辫子发式

清廷颁布剃发令的同时,对剃发的要求也是极其严格,并不是随便剃掉前额头发,后面扎起长辫就行,要严格按照朝廷的要求进行剃发,并明确规定:剃发不如式者亦斩

清朝从建国开始一直到乾隆年间,男子的发式都是金钱鼠尾辫,从嘉靖年间开始才有了变化,蓄发的位置不变,面积也由一个铜钱的大小变得像手掌心那么大,相应的辫子也开始变粗,这时的发式被人们称作猪尾辫。

我们在影视剧中常看到的清朝男子阴阳头型的发式直到同治年间才开始出现,这也和当时的社会环境有关。

当时清廷频繁和西方列强作战,军队士兵常常将辫子缠在脖子上借以躲避砍杀,还会在辫子中缠入假发或丝线提高辫子的韧性,渐渐的全国军民都开始留这种又粗又长的辫子。所以清朝男子并不是从一开始就留有黑白分明,各占一半的辫子发式,同治年间之前,如果有人留这样的辫子肯定会被立即处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3、保证满族正统的统治地位

清朝入关后推行全国剃发易服令,绝不只是简单的在衣冠的改变上展现改朝换代的事实,其背后隐藏更多的统治者的政治意图。

中国人民自古以来受到的都是儒家思想的熏陶,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得轻易损毁是中原人民的共识,衣冠文化承载的也是中华民族几千年的民族精神。

剃发令的颁布虽然引发了全国上下的激烈反抗,但满族统治者实行了最直接残暴的连坐手段,一人不剃斩全家,一家不剃斩全村。

虽然在这种血腥的镇压下,接连发生了扬州十日、嘉定屠城的惨剧,但满清政府最终在这场交锋中笑到了最后。

满族作为少数民族既不希望自己在满汉的文化交融中被同化,又希望通过剃发易服来击垮全体汉族人民特别是汉族士子阶级的民族精神,让他们彻底臣服在自己的统治之下。

毕竟全国绝大多数的百姓是汉族人,治理国家也需要汉臣,如果满清政府不能让他们在思想上绝对的畏惧顺从自己,满清政权的稳定便也无从谈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总结

清朝男子之所以打破陈旧的衣冠文化制约留起了辫子以及辫子样式不断的发展变化都反应了清朝不同时期的社会变革,满清政府也通过在全国坚决实行的剃发留辫制度巩固了自己的统治地位。

同时清朝的辫子文化也成为了那个时代里一个深刻的烙印,从清朝建立时的宁愿杀头也不留辫到清朝灭亡后的宁愿杀头也不剪辫,仅仅只是二百多年的时间,辫子的地位便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这真是对人性易变的莫大讽刺。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美发屋发布,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本文链接:http://www.meifawu.net/?id=555

分享给朋友:

“影视剧中清朝的辫子发型从何而来?” 的相关文章

身体发肤受之父母,古人不剪头发,怎么护理长发

身体发肤受之父母,古人不剪头发,怎么护理长发

原标题:身体发肤受之父母,古人不剪头发,怎么护理长发我们都知道,古代人都认为身体发肤受之父母,所以他们都不会剪头发。不论男女,每个人都有一头长长的头发。但是古代没有各种各样的洗发膏和护发素,他们那么长的头发是怎么洗干净的呢?古代人是十分注重仪容仪表的,从汉代开始,政府就规定了休沐日:休假亦曰休沐。汉...

古人头发浓密居然是因为它?知道真相后我彻底惊呆了!

古人头发浓密居然是因为它?知道真相后我彻底惊呆了!

古人都是用皂角洗发的,皂角直接捣碎冲热水即可洗头,为了好梳理和养护头发,古代妇女在头发上抹桂花油。简单的两样东西,却能让很多妇女到老都头发浓密。皂角是人类使用历史最长的天然清洁剂,皂角不仅可以清洁头发和皮肤,还可以治疗疮癣疥癞等皮肤疾病。天然皂角粉所蕴含的丰富皂苷可以彻底清洁毛孔和发丝,令头皮和发丝...

演个古装剧也要染发?大波浪搭配黄头发,醒醒,古人哪有这么前卫

演个古装剧也要染发?大波浪搭配黄头发,醒醒,古人哪有这么前卫

4位在古装剧中染发的女明星:有的是为了贴合角色,有的就是没文化——引言。【本文主笔:小星星】古装剧赵露思与徐开骋主演的《国子监来了个女弟子》,自开播之后引来了网友们的众多热议,尤其是赵露思洗澡被徐开骋撞见的画面,简直就是不堪入目。首先是赵露思的妆发,一字眉加上披肩发,以及这个神似酒店大堂的背景,不知...

原创古人头发有多可怕?抹猪油和香料都能忍,洗头的用料实在让人想吐

原创古人头发有多可怕?抹猪油和香料都能忍,洗头的用料实在让人想吐

原标题:古人头发有多可怕?抹猪油和香料都能忍,洗头的用料实在让人想吐《孝经·开宗明义》: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古人对于头发的重视远远超过了我们的想象,甚至还曾出现了一种特殊的刑罚叫做髡(kūn)刑,就是一种强迫犯人剪头发的刑罚,且被作为最为常见的五种刑罚之一,由此也能见得古人对于头发的重视。...

古代平民女子都是什么发型呢?

古代平民女子都是什么发型呢?

爱美之心人皆有之 古人与今人一样 也是爱美 热爱生活的。平民的发型头饰 有图为证新疆阿斯塔纳187墓出土的唐代绢画满清的烟袋女 乾隆年间藏画(苏州博物馆藏)康熙年间的24孝图(苏州博物馆藏)乾隆年间的春闺斗牌图(苏州博物馆藏)藏画是康熙 乾隆年间的 ,但画面肯定是当时的画家 描...

古人的发型(一)

古人的发型(一)

这里有一个有深度的文化号等待您的关注爱美之心人皆有之,现代的人们时不时改变自己的发型追求美丽,古代的女子们也不例外,每个朝代都有着自己代表性的法式。原始时代原始时代的中国人的祖先们,早在这文明初辟之时就让发型、发饰不断丰富起来,那虽然简单却不是美丽的发髻,那就用朴素的石、玉等材料略加雕琢制成的装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