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古人发型 > 正文内容

浅析宋朝的理发及其发型

meifawu3年前 (2022-09-20)古人发型268

理发,又名头发护理,通常指修剪头发,现代人说的剪头剃头理发在古时候可不都是一个意思。

中国人对头发自古以来就有着不同于世界上其他任何民族的执念,古语有云:身体发肤受之父母,岂能毁伤。可见中国人对头发是相当重视的,我们在古装电视剧中看到的古人也都是长头发,或挽或髻或束,普通老百姓最差也是用块布给包上,披头散发的那都是乞丐。

但头发长了总是要打理的,由于各朝代对头发清洁卫生或者是审美要求不一样,就又有不同的称呼,最早叫梳栉,在明朝叫篦头,在清朝叫剃头,我们现在说的理发,这个词最早是在宋朝才出现的。

宋朝经济繁荣,各种商业活动、民俗文化都空前发达,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就描绘了北宋时期汴京的繁荣盛况,细心的朋友可以发现,其中就有一个理发师傅正在给客人服务。

一、理发自古有之

1、理发初体验

传说人皇伏羲就把自己的头发结成锥形的髻(古代汉族妇女的一种发式),在发型上就已经与当时的其他少数民族区别开来了,到了汉朝开始出现以修理头发为职业的匠人。

风流倜傥的南北朝贵族子弟岂能不注重仪容仪表,在颜之推《颜氏家训·勉学》中便提到南朝梁的贵族子弟无不熏衣剃面再加上老百姓也有理发需求,朝廷和民间就都开始出现专业理发的栉工。

2、行业大发展

宋朝时期,由于经济发达,各行各业也都发展了起来,并发展出了社团组织,类似于现在的行会,在当时踢球的叫齐云社,演杂剧的叫绯绿社,皮影戏叫绘革社等等。

理发这个行当也不例外,开始出现大量的理发馆,理发的行会叫做净发社,而且还制定出了行业规范《净发须知》。

3、卖艺也内卷

在宋时有一种民俗活动叫,庙会赛社,就是每逢庙会,朝山拜岳,人山人海之时,各行各业的竞争都非常激烈,虽然理发师傅是靠手艺吃饭的,不同于其他可以靠嘴皮子招揽客户的行当,但你也别小瞧了咱的理发师傅。

当时的理发社团规定,除了理发技艺精湛之外,还必须要一表人才,能说会道,在理发时还要能说能演。

《净发须知》可不光是一本行业规范,它里面还详细整理了工作流程、工具介绍、技艺手法,甚至还有表演脚本,这哪还是须知,这简直就是易筋经加降龙十八掌,妥妥的武功秘籍,由此可见当时的理发行业还真不是一般人靠现在这种洗剪吹就能混下来的。

二、留发不留头,留头不留发

到了明末清初,多尔衮的一纸《剃发令》,不但杀人,还要诛心,汉族人宝贝了几千年的头发随着:有不剃发者,察出处死。不剃发便剃头(估计剃头就是这么来的,应该在当时是贬义词)由此还引发了当年令人发指的扬州十日和嘉定三屠。

1、剃头挑子一头热

自剃发令发布,专门有朝廷的人挑着一幅剃头担子,一头挂着剃刀,一头挂着砍刀,不肯剃发就立即砍头,自此这种理发挑子开始在行业里流行了起来。

理发工手执剃刀沿街叫卖,给人理发,挑子也变成了一头是烧水的家什,一头是装工具和钱的匣子,由于那时候没有肥皂,而理发需要热水,所以烧水的这一头一直都是热的,所以才有了后来的剃头挑子一头热。

这种工具笔者没亲眼见到过,但爷爷辈就有从事这种工作的,所以它离我们并不遥远,但也由此可见,理发行业的发展也促使了百姓生活方式的改变。

三、宋朝理发那些事儿

1、理发工具

宋朝时理发工具已经非常完备,刀、、梳都是精品,剪刀用来修剪毛发,、梳用来梳理头发,镊子主要用于拔掉过于繁盛或者多余的鼻毛和痣毛等。

中国最早的无轴剪刀出现在西汉时期,唐代诗人贺知章《咏柳》诗句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这也从侧面说明了剪刀在当时的普及程度,在电视剧《长安十二时辰》中,逃跑的曹破延就是在一家专门的理发馆里修饰了头发,剪掉了胡子,理发师傅用的就是无轴剪刀。

到了北宋时期,双股铁剪刀开始出现,形制发生了变化,是在剪刀的两股中部用铆钉连接双环形把,使其结构逐步趋于合理。

2、理发也是一种享受

宋朝经济繁荣,服务业发达,当时的理发服务除了梳理、修剪头发胡子,还包括掏耳朵等,这让当时人们非常乐于理发,那时候的男士头发也不比女同志少,每天起床第一件事也是梳洗,顶着那么厚重的头发一整天,能够有人服侍梳洗一番,那一定相当清爽。

北宋著名书法家苏东坡就认为一天最快乐的三件事就是:晨起理发、午窗坐睡、夜卧濯足,他还专门做了一首诗,《旦起理发》,南宋诗人杨万里也有一首《睡起理发》,足可见当时的理发也是文人墨客精神生活的一部分。

四、宋朝发型的那些事儿

1、最仙的发型

中国人爱美,应当从南北朝开始,上文提到过,富家子弟,熏衣剃面,女生们更是高标准,我们在86版西游记中看到的嫦娥的兔耳朵发型,叫灵蛇髻,当时看电视就觉得仙的不得了,上俭下丰,宽袖长裙,衣袂飘飘,反正现在让我画嫦娥,我还是先画那两只兔耳朵(灵蛇髻)。

2、原来古代也有假发

到了云想衣裳花想容的唐代,流行的发型叫螺髻——杨贵妃的那种,当时看电视剧觉得那时候的妇女头发真的好多好厚,能在脑袋后面盘上那么大一坨,直到后来看到了一则新闻,讲的是一个老农民挖出了一坨唐代的假发!原来她们戴的都是假发!唐代墓中陆续又出土了木制假发,麻布假发,鬃毛假发……

3、假发成本高

原来中国古人一直都受儒家身体发肤受之父母的思想影响,一般不剪头发,只有穷困人家才会不得已剪掉贩卖。

当时还有一些专门的团伙,主要工作就是捡尸,可不是现在这种,人家只是求财,见到路边有喝多不省人事的,直接拖到一边,咔嚓掉头发,一觉醒来,头上凉飕飕。

以上这些渠道一看就不靠谱,无法长期大量供应,那宫里的娘娘们怎么办,她们可不屑于用那些破木头和麻布,要用就用真的,别忘了那可是在万朝来贺的大唐帝国,自家的不够当然要臣属国家上供了。

就头发不是黑色这一点,欧洲国家就可以被pass了,南面的百越都是成天生活在大山里,也不会有打理头发的习惯,平时能洗头也就不错了,那发质想想就不舒服。

日本当时还是未受教化的野人,大唐皇帝根本看不上,那就剩下刚收复的高句丽和新罗了,文化素质各方面也都不错,于是便要求朝鲜半岛的女人进贡头发,品质不同价格自然也不一样,据史料记载保养好的长头发价值可以达到三百两白银。

4、宋代完美承袭

到了宋朝,除了完美继承了之前历朝历代优点之外,更是集大成者,宋代女士发型借鉴了晚唐五代的朝天髻、螺髻等各种髻,仿了契丹衣装,又喜欢上了束发垂胸的女真族发式,面妆方面经历过了唐朝的艳丽浓妆,到了宋朝,女人们更偏向于淡雅、自然。

花月楼前见玉容,凤钗斜退鬓云松,没有了首饰,那简直就是对美女发型的糟蹋。由于宋代首饰业发展很快,宋代的步摇开始镶嵌宝石和珍珠,相较唐代更精致、华丽。

髻上也有饰物,被称作冠梳,这个是宋代妇女最具特色的发饰,一般用金银、珠宝制成,髻越高则梳子就越长,皇宫里和富贵人家用的都是象牙梳,后来流行成风,导致兽角严重短缺,就连皇帝都不得不下令,髻不准太高,梳子不准太长,尤其不准使用兽角。

5、凤冠

宋代妇女除了发髻饰物以外,还有一种特殊饰品,就是冠,冠又分龙凤冠、花冠、珠冠、角冠、团冠等等,根据使用场合不同来进行选择佩戴,其中最出名的就是我们现在所说的凤冠霞帔了,这个在我们的印象中古代婚礼必备饰品是从宋代才开始流行起来的。

但在当时这是皇后和嫔妃们才能有的待遇,叫做龙凤花钗冠,根据级别不同冠上的花树数量也不同,皇后十二树皇太子妃、公主九树,按级别依此类推,迄今为止数量最多的是隋炀帝杨广的妻子萧皇后.

由唐太宗李世民为她置办的陪葬凤冠,居然有十三树,至于为何比皇后都要多一树,这至今也是大家津津乐道的话题,直到明朝中后期寻常人家女子才可以佩戴凤冠霞帔,而且还只能是普通的。

5、没用的知识

关于花冠还有一个没用的冷知识,花冠分很多种,有桃花、荷花、杏花、菊花、梅花等,宋朝时青楼的女子喜欢戴杏花冠,那句一枝红杏出墙来可是出自南宋的哦,那其中的花魁,自然就是最红的那一朵。

宋朝时期,中原经济繁荣,贸易发达,文化发展蓬勃,百姓生活也相较其他朝代要好一些,理发作为民俗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得到了重大的发展,行业化、专业化程度也很高,在当时已经基本具备如今美业的基本条件了。

参考文献:

《颜氏家训·勉学》

《永乐大典》

《净发须知》

《中华全国风俗志-寿春岁时记》

举报/反馈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美发屋发布,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本文链接:http://www.meifawu.net/?id=660

分享给朋友:

“浅析宋朝的理发及其发型” 的相关文章

古代男子束发用什么?

古代男子束发用什么?

嗯...其实男人的根本没什么好说的有木有(待续)簪(古老一点的叫笄,比如我们通常说的笄礼、及笄就是说女娃子到了可嫁之年就用笄把头发盘起来固定,表示不能随便调戏了) 材质有金银铜铁玉石头甚至木材、树枝、骨头、象牙...以及青铜之类的合金 根据时代的差别总体上是材质越来越复杂,做工越来越精致,工艺越...

古风发髻合集,参考如下,记得收藏哦

古风发髻合集,参考如下,记得收藏哦

古风发髻合集,很适合小姐姐们哦记得收藏,参考如下,有没有你喜欢的呢双平髻的发型,有没有给你很可爱的感觉呢朝天髻的话,适合成熟一点的姐姐类型,气场强大牡丹头:纵使牡丹开败,你也不曾回头看看。不是只有牡丹惊得天上。有没有很惊艳的感觉呢灵蛇髻:古代汉族妇女的一种富于变化的发髻式样,随着梳挽方式的不同而衍生...

古代没有皮筋,发夹。怎么扎头发?

古代没有皮筋,发夹。怎么扎头发?

按照题主的要求,其实就是想要【固定发髻】和【整理发髻】的工具。因为古代发髻只能通过画像、陶俑看外形,所以主要以流传至今的传统发髻为分解对象(谁要是自称能复原古代发髻,基本都是骗人的,顶多是通过现有资料猜个大概)1,【固定发髻】的有头绳、簪钗、梳子、发网等首先我们要知道,固定是一个逐步累加的过程,就像...

30种古代女子发型都在这里了

30种古代女子发型都在这里了

古代女子发型变化,基本上是按梳、绾、鬟、结、盘、叠、鬓等变化而成,再饰以各种簪、钗、步摇、珠花等首饰,因此研究女子发型主要是探讨其梳编形式与规律。据古代作品及记载,概括分为结鬟式、拧旋式、盘叠式、结椎式、反绾式、双挂式等主要六类。丱发(guàn fà)丱发为儿童或未婚少女之发式,其梳编法是将发平分两...

古代平民女子都是什么发型呢?

古代平民女子都是什么发型呢?

爱美之心人皆有之 古人与今人一样 也是爱美 热爱生活的。平民的发型头饰 有图为证新疆阿斯塔纳187墓出土的唐代绢画满清的烟袋女 乾隆年间藏画(苏州博物馆藏)康熙年间的24孝图(苏州博物馆藏)乾隆年间的春闺斗牌图(苏州博物馆藏)藏画是康熙 乾隆年间的 ,但画面肯定是当时的画家 描...

古人的头发令现代人泪目,秘诀在哪里?

古人的头发令现代人泪目,秘诀在哪里?

古代人的头发有多好?可让现代人都很羡慕!真的有!近期三星堆出土的两尊青铜头像引起热议最长的达到70厘米长茂盛的头发令不少现代人羡慕古代人头发为什么好这就要说说古代人的观念与习惯01身体发肤受之父母头发在古人眼里是极其重要的存在,身体发肤受之父母,轻易不会修剪,所以以前还有剃掉头发作为犯罪刑法的,这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