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古人发型 > 正文内容

古代没有皮筋,发夹。怎么扎头发?

meifawu3年前 (2022-09-03)古人发型1494

按照题主的要求,其实就是想要【固定发髻】和【整理发髻】的工具。

因为古代发髻只能通过画像、陶俑看外形,所以主要以流传至今的传统发髻为分解对象(谁要是自称能复原古代发髻,基本都是骗人的,顶多是通过现有资料猜个大概)

1,【固定发髻】的有头绳、簪钗、梳子、发网等

首先我们要知道,固定是一个逐步累加的过程,就像造房子一样,有地基,也有上面的建筑,每一层的累加都需要固定。一根筷子可以固定一个发髻,但那一定是一个极为简单的发髻,并且不能蓬松,因为它只有一个固定点,需要经过盘绕将长发来紧紧依附在这个固定点的上

1.1 头绳

头绳其实比皮筋好用,它可以绕成比较整齐的一股

有时候头绳固定的是发髻的底座,再在底座上插固定用的簪钗,这个底座要很稳固,也是头绳更为适合

1.2 各种簪钗、扁方、梳子等

简易的分法就是单脚的叫簪、双脚的叫钗(仅为简易分法)。但是固定用的簪钗,比较都比较长,短的只能固定住簪钗自己,长度是随着最后完成发髻的大小、重量、以及簪钗起到的作用而变化的。

梳子可以理解为有很多脚的簪钗,也可以用来固定

1.3 发网

目前比较肯定的是,明代䯼髻使用了发网固定,不过狄髻下面是还有另外固定发髻的东西。

2,【整理发髻】的有簪钗、梳子、头帕、头油等

整理发髻的手段也有很多,古人会修理自己的发际线和鬓角,所以看起来不会像我们自然生长地这么乱糟糟的,另外使用一下

2.1 簪钗

小的簪钗除了装饰,也有整理归拢小股头发的作用,它们往往是被最后加上去的,所以也起到最表层的固定作用。

2.2 梳子

梳子真的是整理用的利器!!!

2.3 头帕、网巾、头箍等

其实作用是一样的,都可以有效整理发际线的头发

2.4刨花水、梳头油

这些都可以帮助碎发服帖,刨花水便宜一些,黏性也会更大一些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美发屋发布,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本文链接:http://www.meifawu.net/?id=77

分享给朋友:

“古代没有皮筋,发夹。怎么扎头发?” 的相关文章

古人从来不理发吗?

古人从来不理发吗?

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古人从来不理发吗?by lasia这里有个时间逻辑上的先后顺序。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出自《孝经·开宗明义章》。《孝经》是儒家十三经之一,是儒家阐述伦理思想的著作。而《孝经》一般认为成书于秦汉之际,自西汉至魏晋南北朝,注解者及百家。流行现世的版本...

简单的古典盘发

简单的古典盘发

最简单的一种发型1、先把头发在脑后梳顺2、用手指从两只耳朵后面往上分头发,把头顶部约三分之一的头发握住,梳平滑后用黑色橡皮筋扎起来3、扎好后的效果图如果头发短的妹妹,也许到了这个步骤就不能再绾髻,那么就在扎好的这个小辫上缠上一定的装饰品,比如彩色飘带之类的。如果头发够长的妹妹请继续下面的步骤:4、右...

五角星头发怎么扎

五角星头发怎么扎

1.在编织五角星扎发之前,要准备一把梳子、若干根橡皮筋、两个发夹、两个蝴蝶结发饰。首先用梳子...2.在扎每一部分头发之前,都要用梳子划出相应的区域。将小女孩的长发扎成五个高低不同...3.将头顶中间的马尾辫平均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扭转成发辫,一部分拉至前方。4.将步骤3中分出来的另一部分头发也扭转成...

古人是如何养护头发的呢?

古人是如何养护头发的呢?

脱发纷满梳,衰顔不堪照​脱发,自古以来就是对颜值毁灭性的灾难。著名爱国诗人陆游曾经说过:脱发纷满梳,衰顔不堪照。最近一条扎心的数据更是让人感到头冷:据统计我国脱发人数已到达数亿,并且越来越往年轻化发展。脱发早已经不是程序员的专用,有些人还没脱单就先脱发了。防脱洗发水、生发剂、发际线粉……发友已经竭尽...

不同朝代女子发型大赏,唐朝娇俏,宋代婉约,你喜欢哪一种?

不同朝代女子发型大赏,唐朝娇俏,宋代婉约,你喜欢哪一种?

文/可可,文章原创,禁止搬运、抄袭、洗稿。图源网络,如若侵权,请联系删除。以下图片可能与历史有出入,存在争议,仅以欣赏的眼光看待即可。我们在看古装剧的时候总是会看到剧中的女性角色做着一个半披的发型,看起来十分潇洒干练。这样的发型虽然好看但是并不符合历史,历史上无论什么朝代的女子,只要及笄之后,头发都...

古人是如何打理头发的?他们真的一生不理发吗?

古人是如何打理头发的?他们真的一生不理发吗?

我们常常在古代题材的作品中看到,里面的人物无论男女都有一头飘逸而修长的头发,不仅漂亮还增加气质,甚至成了古典美的象征。那么古人都是如何打理头发的?真的一生都不理发吗?首先,古人对于孝道是非常看重的,而身体发肤都是父母遗留下来的。《孝经》有云身发肤由父母,不敢损,孝之始也。自然应当体谅父母爱儿女的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