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古人发型 > 正文内容

清朝人的发型真的是“阴阳头”?别再被电视骗了,真实发型是这样

meifawu3年前 (2022-09-05)古人发型519

拥有多个民族,就意味着会有多种多样的文化,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民族特色,这些特点表现在穿着打扮等方面。

虽说现代人的服饰掩盖了这些特点,但少数民族的传统自然是与汉族有着巨大的区别。

我们常看到的以古代历史为题材的电视剧之中,特点最为鲜明的是由少数民族统治的清朝。

满族人有着自己独特的衣服与发饰,入关之后,他们希望能够让汉人同化,故而下令让所有的汉人都照着满人的样子进行打扮。

但其实电视剧之中有很多的不太正确的特点,就比如所谓的阴阳头,其实也是逐渐发展而来,那么清朝入关之后的发型到底是什么样的特点呢?

01改革发饰

清朝建立以来,作为少有的少数民族统治,自然是希望能够让当时关内的汉人臣服。

这种臣服表现在多个方面,但希望达成目的,就必须进行文化的改革,汉族人一直奉信的是身体发肤受之父母,这一点与满人有着巨大的差别。

也就是因为这种文化差异,让满清统治时期,对汉人一直有着戒备心理,只有从多个方面完成融合,才能让汉人变革。

希望能够将汉族蓄发的特点消除掉,以达成满人永久统治的想法。

当然在推行这种发饰改革的时候,有很多人是不愿意的,有电视剧直接将那些打着反清复明旗号的人,特意设计成蓄发的形象,以显示对满人的不屈。

在改革推行的过程中,也确确实实是流过血的,不愿意屈服的汉人,认为这是一种屈辱,自然是不愿意。

当时剃发的人自然不会有什么事,但如果一直反抗,那么被发现就会被斩首示众,自己的发型剪得不符合标准也会被拉出去斩首示众。

02鼠尾辫

最开始的时候,满人的发型之所以不被接受的原因还有一个,实在是因为这发型实在是太难看了 。

满人最原始的发型并不是阴阳头,只剃掉前额的头发,将后脑勺的头发蓄起来编成小辫。

小辫的粗细,要求必须能够穿过铜钱中国的方孔,那么细长的一道,需要将四周的头发都剃个干净,只留下那一小条,编成如此粗细的小辫。

因为周边没有头发,突兀地出现这么一条小辫,实在是难看得很。

这辫子的粗细也就是一根柳条那么粗细,想想都觉得难看,但这是硬性要求,如果不按照这个标准来,就会被拉出去斩首示众。

其实这种发型并没有什么益处,因为汉人生活在关内,所以头发一直是通过挽髻处理,干净又利落。

但是女真本身是游牧民族,他们日常需要通过打猎来生活,又长又厚的头发自然是不方便,所以才逐渐演变成了这样。

只留一撮头发变成辫子,挂在哪里都比较方便,也不会妨碍他们的游牧生活。但本质上,入关之后,这种发型从实用性上来说,并没有什么用。

03发型演变

最开始的时候,清朝对发型的管制十分严格,要求所有男子都必须留成这样细长的小辫,随着时间的推移,到了清朝中期,对这方面的管制就不是那么严格了。

可能也是觉得后脑勺上这么突兀的一条小辫实在是难看,人们开始在这个小辫上增加一些别的元素,看上去能够更美观一些。

小辫的厚度也开始增加,整体可以达到整个铜钱那么粗细,但世界上小辫下方的头发还是会被踢掉一些,仍然不是阴阳头,成了比鼠尾辫厚一些的猪尾辫。

清朝之所以这么严格的要求是所有汉人留成这样的发型,也是希望巩固自己的统治,只有通过文化上的融合,要求汉人接受满人的习俗,才能够实现满清皇权的集中。

直到清朝后期,我们常见的这种阴阳怪气才出现。剃发时,只会剃掉前额的头发,不会将后脑上辫子下方的头发也剃掉,看上去起码不会那么突兀。

从这样一条小辫来看,满汉之间的文化,没有谁压过谁一说,反而是逐步融合。

满清希望通过这种方式实现皇权的巩固,抑制他人的反心。但实际上这种发型在关内并没有必要。

像清朝满族女子所梳的旗头,就很难在清朝民间看到,人们还是习惯于自己正常的发型,旗头对于日常生活的老百姓而言并不方便。

发型的演变,可以看作满汉之间文化交融的缩影,最开始的严格,是因为其清朝地位尚未完全稳固,所以通过这种文化改造的方式,集中皇权。

到了清中叶,清朝的统治已经稳固,这种文化要求,虽说不断延续,但也发生了变化。不同的文化表现,一定程度上能够反应当时的皇权情况。

清政府衰败之后,剪辫的情况出现,人们的思想得到启蒙,对于清政府的这种文化压制的行为自发抵制,最终传承了一个朝代的辫子就此落下了帷幕。

04结语

满清入关之前,他们的文化习俗就是男子留鼠尾辫,女子留旗头。他们本身是需要打猎的游牧民族,男子梳这样的发型最是方便不过。

但在关内,汉族人从来不会留这样的发型,贯彻落实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一般都不会轻易剃发。

像清朝这样的发型很难被当时的人所接受,所以进行剃发改革的时候,会有很多的汉人宁死不剃。

一方面这可能是对清朝统治的不满,另一方面也是因为在此之前,这种发型传承了千年,不愿意就此改变。

最终在严格的律令要求之下,实现了发行改革。对于普通老百姓而言,这种发型只要不对他们的日常生活造成影响就无所谓。

到了后期,其实也能看出清朝的妥协,不断地改革发型的厚度,逐步向汉人之前的发型所靠拢。

这种文化的交融,也是少数民族统治下,满汉文化交融之后的产物。

而在清政府倒台之后,这种辫子再见不到,但也是曾经存在过的历史印证。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美发屋发布,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本文链接:http://www.meifawu.net/?id=87

分享给朋友:

“清朝人的发型真的是“阴阳头”?别再被电视骗了,真实发型是这样” 的相关文章

清朝人的真实发型其实是这样,这么多年都被电视骗了,太惊讶了

清朝人的真实发型其实是这样,这么多年都被电视骗了,太惊讶了

在清宫剧里面,我们经常会看到一些阿哥们长相帅气,但背后拖着一个长尾巴。应该说,这种造型最开始登场的时候,遭到了很多人的抵制,因为这根本不符合现代人的审美观。但是随着还珠格格等影视作品的热播,慢慢的人们也接触了这种造型。甚至在一些年轻人的心目中,这种猪尾巴的造型还别具一格,还有人曾经想要模仿。不过,电...

那个没有吹风机的年代,古人如何干发护发?

那个没有吹风机的年代,古人如何干发护发?

众所周知,中国古人是不剪头发的,古人的头发垂下来可不是长发及腰那么简单。李白的诗句中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说明古人的头发很长很长,没有三千丈那么夸张,但至少也是能垂到脚后跟的。长头发就会面临着打理难的问题。但也不乏一些偏方。明代秦兰征在《天启宫词》中写道:觅得丹方助艳姿,不须银海贮桑脂。云鬟细染群仙...

古代几种发型对比,秦汉时期的最好看,清朝果然还是最丑的

古代几种发型对比,秦汉时期的最好看,清朝果然还是最丑的

随着社会压力的增大,很多年轻人都面临着脱发的问题,每天头发都是大把大把的掉,有的人就觉得心疼,就把自己的掉的头发一根根攒起来,然后做成一顶假发,这也正好不用买假发,自己就有现成的,关键是还是自己的头发,用着放心。这看起来很搞笑,可它就是现实,社会人士掉头发,上学的也是掉头发,治疗脱发也成了社会关注的...

古代男子发型有哪些?飘逸潇洒不存在,唐宋时期最可爱

古代男子发型有哪些?飘逸潇洒不存在,唐宋时期最可爱

假如说你是在古代,看到长发及腰的不一定是女子,很可能还是个美男子。古代男子的发型发展是怎么样的?不像是现在,有着离子烫和莫西干,古代男子发型的变化相对来说还是比较单一的。在上古时期因为缺少礼教的约束,所以相对来说发型也非常随便。毕竟在缺衣少食的状况下,男人又有多少发型美观可言呢?因此最早男人的发型也...

“扎头发”还是“披头发”好看?区别在于脸型很身材,重点是气质

“扎头发”还是“披头发”好看?区别在于脸型很身材,重点是气质

有网友留言:扎头发和披头发,对女生的外表有什么影响?其实,这个问题再简单不过,自己试一下不就有结果了吗?但还是有人纠结,下面我就谈谈个人的看法。扎头发和披头发对外表影响最大的就是脸型的变化、气质的变化、状态的变化。这就好比穿长裙和短裤的区别一样,长裙把腿遮盖,只是通过长裙的款式色彩,达到美化形象的作...

看够了雷同的双丫髻,明明编发、盘发和双马尾才是古装少女标配

看够了雷同的双丫髻,明明编发、盘发和双马尾才是古装少女标配

作为近年最受内娱造型师喜爱的发型,丫髻几乎成为了市场上大半古装剧女主的标配,甚至有时会让人产生哪个小花要是没用过这个造型就不算当过女主的错觉。问题是很多造型师只知跟风,却没懂什么叫因人而异和适可而止,经常不管演员是否能撑起这个发型就盲目地搞批发,白白浪费了美女们的颜值。最后看来看去,也就爱克达和苏晓...